三氧化二锑是橡胶重要活化剂,还兼作含卤素橡胶(CR、XIIR)的交联剂、着色剂等。如今,只要提起三氧化二锑质量问题,人们都感到困惑,甚至怀疑国标检测试验方法评价三氧化二锑纯度的可靠性。这里要指出的是:为什么要检测三氧化二锑纯度?纯度对橡胶有何影响?当三氧化二锑含有一定量杂质时,如:铁、铅、铜会使橡胶制品变色,含镉能阻止三氧化二锑对某些促进剂的活化作用,含铜和锰会损坏橡胶制品的老化性能,特别是三氧化二锑纯度不够,还对橡胶硫化程度有影响,所以,检测三氧化二锑纯度是很有意义的分析项目。长期以来,主要产品有间接法或直接法三氧化二锑等。
为什么国家标准试验方法不能识别真假呢?这也许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所不解之"谜",其问题在哪里?在分析化学中,对于未知物质含量的测定,应首先定性分析,然后才能定量分析。那么对三氧化二锑而言,本来就是已知物,应可以直接用国标法定量其纯度,可如今,有的三氧化二锑被掺假,变成"未知物"(不知掺了啥东西?辨不清真伪),测纯度的方法又不能用来定性,当直接应用国标方法时,必须有前提:即三氧化二锑是正规工艺方法(如间接法或直接法等)生产出来的,而不是"人为"掺有其它物质的三氧化二锑,否则对分析有干扰,并会发生定量误差,所以指责国标测纯度的方法不行,也真有点冤。
因常见掺假三氧化二锑中常含有钙、镁等盐类或其它金属氧化物,当使用国标分析三氧化二锑纯度时,是采用EDTA标准溶液与锑离子的络合反应的原理,在一定pH值范围内进行滴定并定量的,而被掺假的氧化锑的溶液中,除含有锑离子外,还常含有如钙,镁等多种金属离子,而EDTA(不能识别),会与这些"人为"掺假带入的某些金属离子一起发生络合化学反应,最终结果全部计入到三氧化二锑总含量中,于是掺假三氧化二锑就变为"合格品"了,有的甚至比"一级品"(99.8%)纯度还要高。
白色结晶性粉末。加热变黄,冷后变白。无气味。熔点655℃。沸点1425℃。高真空时加热至400℃能升华。溶于氢氧化钠溶液、热酒石酸溶液、酒石酸氢盐溶液和硫化钠溶液,微溶于水、稀硝酸和稀硫酸。相对密度5.67。半数致死量(大鼠,经口)>20G/kG。有致癌可能性。
用于催化剂、媒染剂、织物、纸张、塑料阻燃剂、玻璃脱色剂。用以制备酒石酸锑钾,釉彩,防火剂。制造铅软化剂。
三氧化二锑是应用最早的阻燃剂,适用于环氧树脂、聚氨酯、氯丁橡胶、聚苯乙烯、聚氯乙稀、聚酯等,单独使用时用量要大,阻燃效果差(除非阻燃物含卤),当与卤素化物(R.HX)并用时则有良好的协同效应,阻燃效果明显提高。三氧化二锑属于添加型阻燃剂,常与其他阻燃剂、消烟剂并用,各组分间可产生协同效应。三氧化二锑在燃烧初期,首先是熔融,在材料表面形成保护膜隔绝空气,通过内部吸热反应,降低燃烧温度。在高温状态下三氧化二锑被汽化,稀释了空气中氧浓度,从而起到阻燃作用。白色粉末,不溶于水,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和酸。用于白色颜料、油漆和塑料,起颜料和阻燃的作用。